九月初的济南,山东男篮在夏季联赛后进入了调整期,训练场上却依旧闪现着一个熟悉的身影——高诗岩正独自加练投篮。“主要是找找手感,保持状态。”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加训。
就在前一晚,这位新晋“济南人”穿上王大雷的球衣,亲临奥体中心见证了山东泰山队6:0大胜北京国安,显示出他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正日益加深。同样令他感到融入的,还有中国男篮这个集体——刚刚结束的亚洲杯上,高诗岩首次在国家队扮演关键角色,用令对手头疼的防守表现赢得了球迷的认可,甚至引发了“排队道歉”的热潮。
回顾这个夏天的征程,高诗岩向齐鲁晚报-齐鲁壹点记者坦言:“亚洲杯的经历让我对篮球有了更深认知,也明确了自身定位。”
回溯至一个月前,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开幕前夕公布了12人名单,五名后卫中,高诗岩的职责与众不同。相比于侧重进攻的赵睿、胡明轩、廖三宁和程帅澎,他被赋予了专门的防守任务。对此,高诗岩幽默地表示:“队里有10个人能得分,不差我一个。”
正如主帅郭士强所强调的,这支队伍并非最强阵容——七名主力因伤缺阵,仅有三人拥有亚洲杯经验。从集训首日起,教练组就为每位队员制定了详细计划,签到板上清晰标注着从小组赛到淘汰赛各对手的特点,让每位球员心中有数。赛事进程完全验证了教练组的预判,而郭士强力排众议招入高诗岩,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为完成防守重任,高诗岩主动加练体能,体重减轻了四五斤。这份付出在四分之一决赛对阵韩国时初见成效。韩国队素以三分球见长,小组赛曾靠22记三分逆转黎巴嫩。然而在中韩对决中,中国队防守强度陡增,高诗岩的“撕咬式防守”令对手极不适应。整场比赛韩国队三分24投仅3中,高诗岩更从2米03的河允基头顶抢下篮板,让对方懊恼不已。尽管因5次犯规离场,但他出场15分钟正负值高达+15,冠绝全场,助中国队79:71取胜,时隔十年再进四强。
半决赛对阵新西兰,高诗岩更是迎来正名之战。赛后流传着两个趣闻:一说是中国队更衣室庆祝时发现高诗岩不见了,原来他跟着对方后卫上了新西兰大巴;另一说是新西兰后卫回酒店吃饭,一回头竟发现高诗岩跟到了餐厅。这些段子生动体现了他的“死亡缠绕”式防守给对手造成的心理压力。
此役高诗岩交出7分2篮板2助攻3抢断的全面数据,尤其在第四节新西兰追至5分差时,他接赵睿传球命中关键三分,直接浇灭对手反扑势头。此前热身赛对波黑时,他就曾连中三记三分,显示进攻端的进步。最终中国队98:84大胜晋级,球迷的质疑也随之转为赞誉。
中新之战后,“中国贝弗利”的称号不胫而走。与NBA防守悍将贝弗利相似,高诗岩不仅球风顽强,职业生涯也历经辗转——辽宁、吉林、山东多地都留下他的足迹。如今作为山东队队长,他已落户济南,准备承担更多责任。
谈及今夏的国家队经历,高诗岩认为最大收获是提升了对现代篮球的理解,通过与优秀球员同场竞技发现了自身不足。回到山东队后,他迅速调整角色:“在国家队我专注防守就行,但在山东队需要做得更多,尤其是提升进攻效率。”
亚洲杯总结时,教练组为每位队员指出了改进方向。高诗岩牢记着自己需要提升的接球投篮和突破能力,正朝着更远大的目标稳步迈进。